孩子不怕父母是好是壞
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為重要的伙伴,會為孩子排憂解難,也可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今有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那就是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被寵愛著長大的,很容易造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孩子不怕父母是好是壞
有個概念,希望家長能理解,就是太聽話的孩子未必就是好的,讓孩子有害怕,只是讓孩子內(nèi)心感覺有壓力,威懾如果長期積累,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不有利。
讓孩子按照天性自然的發(fā)展,孩子就會像海綿一樣,快速主動進行吸收,如果過早灌輸,讓孩子覺得壓力的同時,也失去了原本有的興趣。
所以家長的理念很重要,快樂的童年比學多少字重要,并不是越早識字的孩子學習越好,而是身心發(fā)展健康的孩子學東西越快越好。
對于孩子的教育,要談心似的經(jīng)常交流,不要控制性的讓孩子按照家長的規(guī)則走,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然后在交流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平時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規(guī)則、規(guī)矩,一旦制定下來,家長和孩子都要遵守著做,這樣的方式更有時效性和說服力。
比起家里有個內(nèi)向的孩子,多半的家長還是很希望孩子能夠外向點,最好不怕生。我們平時也會相對比較喜歡那些不怕生的孩子,他們多半不粘父母,又能很快的融入環(huán)境,和原本不認識的人輕松成為好朋友。
孩子怕父母,至少會產(chǎn)生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是親子關(guān)系不平等。父母高高在上施加權(quán)威,孩子則俯首稱臣,唯命是聽。這會導致親子溝通出現(xiàn)問題,要不,孩子有話不和你說,至少是能不說盡量不說;要不,孩子想說不敢說。為什么?因為他怕你。這樣就會導致大人越來越不了解孩子,那就更加談不上引導和影響孩子了。
這種親子關(guān)系很危險,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你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孩子也不會讓你知道,能瞞就瞞,能撒謊就撒謊,因為被大人知道了后果會很嚴重。
其實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先接觸的人是父母,最先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人是父母。每個小朋友都是愿意跟父母說個不停的。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跟父母之間的心的距離越來越遠?為什么孩子寧愿去跟別人講,寧愿去跟同學去商量,也不愿意跟父母說呢?答案很明顯,跟父母說了沒好處,沒好處的事情誰也不干。
第二個就是在行為規(guī)范方面。如果父母是通過一種讓孩子害怕的方式,來改變他的行為的話,孩子學會的不是這樣做是不恰當?shù)?、會妨礙了別人的利益,而是我如果不這樣做那樣做的話,后果很嚴重,所以我被逼著這樣去做。
如果是這樣,他學到的不是自律,而是他律,將來大人一旦不監(jiān)督孩子,或者沒辦法監(jiān)督孩子了,他的行為就會失控。
就像很多孩子為什么到了青春期會叛逆?就是因為這些孩子小時候是被打壓的,是害怕的,等孩子大了以后,個子也長得很高了,體魄也很壯了,這個時候過去受到的委屈就會全部集中爆發(fā)出來,孩子就會專門和父母對著干,你說對的,我就說錯的;你說錯的,我就堅持是對的。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孩子在復(fù)仇一樣。
第三個就是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影響。
首先會讓孩子變得膽小。什么叫害怕呀?害怕就是沒有安全感,就是膽小的一種表現(xiàn)。
其次,孩子會很容易依賴大人。因為當父母讓孩子感覺到害怕的時候,孩子是沒有安全感的。但孩子是必須要有安全感的,他在這里得不到,他必須要在另外一個地方得到。沒有安全感,人就處在一種焦慮惶恐之中。
也就是說父母一方讓孩子害怕的話,那么就會把孩子推向另一方,或者是其他方,比如爺爺奶奶。孩子對父母中的一個的疏遠的話,必定會導致孩子對其他人的過分的依賴,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補償”現(xiàn)象:東方不亮西方亮,拆了南墻補東墻!
既然讓孩子怕父母會有這么不好的一些結(jié)果,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不斷強調(diào)孩子應(yīng)該怕父母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孩子如果怕父母的話,大人就省心了,大人就省事了。但他們很少去考慮,你現(xiàn)在是省事了,但孩子有事了;你現(xiàn)在是省事了,但你將來有事了。
為什么有的小孩會怕老師,卻不怕父母
學校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而大多數(shù)家長即便有想給孩子立規(guī)矩的心,但也沒有明確地指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當遇到狀況的時候,家長就容易敷衍過去,并沒有給孩子成文的規(guī)矩指導。
在學校,做的好有獎勵,做錯事有懲罰。反觀家長對孩子,有時候答應(yīng)的事情并不能兌現(xiàn),而孩子犯錯了,但凡孩子鬧騰得厲害些,家長們就心軟了。
以身作則對于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當你自己沒有做好的時候,再去要求孩子,他就會反駁你:為什么你都做不到還來要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