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琴是什么樂器
雷琴,又稱為雷胡、大雷,誕生時間較短,是誕生在20世紀(jì)20年代的拉弦樂器,這種樂器常用在戲曲表演中,極具民族特色。雷琴的音色具有圓潤柔和的特點(diǎn),其用途多樣,可以獨(dú)奏、合奏、伴奏、重奏等,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多用在京劇、評劇等場合,在我國河南、河北使用較多。
雷琴是什么樂器
雷琴是民族拉弦樂器中個性和特色最為明顯的樂器之一,是一種有弦和擊打兩種演奏方式的樂器,由共鳴箱、弦、弓、槌等部分組成。雷胡具有獨(dú)特的音色,能夠表現(xiàn)出宏大、豪邁、雄渾的效果,常被用在戲曲、民間音樂和交響樂等演出中。
雷琴音色近似人聲,善于模擬戲曲唱腔和管弦樂器、打擊樂器,以及人聲說話、動物鳴叫、自然界聲響等,是一種高度聲樂化的器樂演奏藝術(shù),又名“大雷”、“大雷拉戲”、“巧變絲弦”等。
雷琴和墜琴的區(qū)別
1.材料不同
雷琴,拉弦樂器。在墜琴基礎(chǔ)上,加長琴桿、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墜琴琴筒小。
2.外形不同
雷琴琴桿窄而長,用紅木、花梨木制,表面為指板。墜琴琴桿寬而短。
3.演奏不同
雷琴演奏時,通常由演奏者抱著琴身,用下巴頂住琴托,用手指按弦演奏,更適合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墜琴通常被用于演奏古典音樂、爵士樂和流行音樂等不同的音樂風(fēng)格。
雷琴的演奏方式
演奏雷琴通常采用坐姿,表情自然大方,將琴筒放置在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桿,手指按弦,右手執(zhí)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指法與二胡相同,右手持弓時中指是五個手指的中樞,以大拇指腹和食指根部構(gòu)成控制弓桿的支點(diǎn),中指、無名指構(gòu)成控制弓毛的力點(diǎn)放置在弓桿與弓毛之間,食指環(huán)抱弓桿,小指在弓下自然彎曲放置在外側(cè)。
拉內(nèi)弦時,中指、無名指向內(nèi)壓弦,弓要有一定的張力;拉外弦時,靠中指背面和大拇指腹向外抵,持弓的右手手心始終朝向琴筒方向,不過雷琴也有有獨(dú)特的按指方法和演奏技巧,多用食指和無名指按弦,并多用大音程滑奏;琴弓的控制有漸強(qiáng)、漸弱、慢弱突強(qiáng)、慢強(qiáng)突弱、大幅度變換弓法等。
雷琴不但能通過不同的弓法、弦法、指法以及力度變化,將各種民間小調(diào)、戲曲唱腔、人的對話、動物的鳴叫以及各種自然界的聲響模仿得惟妙惟肖, 還能模仿演奏出鑼鼓、嗩吶、提琴、小號、笙、管等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俗稱“大雷拉戲”、“單弦拉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