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攻擊行為怎么辦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帶來暴力傾向的孩子,他們經(jīng)常會動手打身邊的小伙伴,甚至在家里對父母長輩也是這樣。對于這種情況,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制止,及時引導,那很容易讓孩子今后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
孩子有攻擊行為怎么辦
1、找出導火索。家長需要去觀察孩子的行為模式,了解孩子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攻擊行為,例如:當他饑餓、疲憊、煩躁時,當不滿足他的要求時?或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力?家長們需要去教孩子能表達感覺的語言和動作。例如:想要吃東西的時候,用咂咂嘴巴的聲音;想想睡覺了,用揉揉眼睛表示。
2、讓孩子學會掌控情緒。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當孩子發(fā)現(xiàn)怎么也解決不了時,可能就會選擇最直接的發(fā)泄情緒,從而有意無意的傷害到別人。
家長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給予的適當幫助,并且疏導孩子的情緒,和孩子看一些相關的動畫,看看如果控制情緒和不控制情解決問題,會造成怎樣不同的結(jié)果,還可以給孩子做一個“情緒控制洞”。
3、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考慮被打的人感受,如果媽媽打你,你是什么感受?很多家長不聽孩子的原因就打罵,而往往孩子有很大情緒壓抑起來,那么當你去打別人時,別人是不是特別是會有情緒,讓孩子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把不好的感受強加給別人了,這是非常不對的。
4、營造權(quán)威民主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既不溺愛,也不暴力;既有自由又有一定的規(guī)矩,父母以身作則,對孩子不能有暴力行為,少看暴力視頻和影像,動不動就踢一腳,打一下,這都是不恰當?shù)淖龇?,我們也要換位思考,你打孩子,孩子會是什么感受?
孩子為什么會有攻擊性行為
1、小孩情緒的緣故。小孩情緒在他們出生時,也是處于空白狀態(tài),需要隨著他們年齡的不斷增長,情緒才能逐漸得到控制。所以小孩處于幼兒階段的時候,情緒往往比較暴躁。
因此他們在與別人發(fā)生意見沖突的時候,可能就會通過攻擊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那么這種攻擊行為,可能并不是有意的,而是想要借此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同時掌控住已經(jīng)失控的局面,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
2、孩子尋求關注,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發(fā)展,尋求關注的心理需求也逐漸增強。當孩子覺得別人的注意力不在或不完整時,他們可能會用自己的小方法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例如,當其他孩子到家時,孩子們會關心他們的母親是否注意到他們。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被冷落時,你可能會有哭泣、扔東西和打人等攻擊性行為。其實這是孩子思維成熟的一種表現(xiàn),反映出孩子在社會交往中希望得到關注。
攻擊性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影響孩子的人際關系來往。孩子動手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人脾氣不好,孩子的同學伙伴,接觸的家人朋友,是不會考慮孩子行為背后深層次原因的,他們總是會用自己的第一反應來判斷一個人的所有,這是“首因效應”的結(jié)果,也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
影響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既然孩子會因為心情、脾氣的原因而動手,那么這就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里,會逐漸的與性格相關聯(lián)。換句話說,孩子會因為這種行為而變得性格暴躁、易怒、敏感等,這種敏感性格又會作用于個體行為,形成循環(huán)。所以在幼兒的攻擊性行為里,對孩子性格的養(yǎng)成,會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