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拿同學的東西怎么辦
孩子在學校偷拿東西,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小學時期,孩子并不清楚偷拿這種行為的卑劣之處。因此,當孩子出現(xiàn)偷拿行為時候,我們的家長要注意在這個方面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我們要針對事情,而非人的本身。明智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又能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增加對別人的關(guān)切之情。
孩子在學校拿同學的東西怎么辦
1、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孩子便可分清什么是“偷”、什么是“拿”,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什么是不應該出現(xiàn)的行為,家長要告訴孩子出現(xiàn)“偷”的行為將會失去人身自由這一嚴重后果,從而使孩子對“偷”產(chǎn)生畏懼心理。
2、培養(yǎng)孩子“物權(quán)”意識:要讓孩子知道未經(jīng)許可,不可以進入別人的房間,不可以亂動別人的東西,哪怕是爸爸媽媽的東西也不能動,父母要以身作則不可擅自動孩子的東西或擅自進入孩子房間。
3、教育孩子要承擔責任。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有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后,首先就要要求孩子將東西物歸原主并向別人道歉。如果是比較貴重的東西,父母也應當承擔賠償?shù)呢熑?,并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當然父母也要承擔起讓孩子分清對錯的是非觀外,也要讓孩子懂得做了錯事就要承擔一定的后果。
在正確引導孩子正確觀念這方面,家長應該做到給予孩子更多的愛。知足者常樂,讓孩子有滿足感,只有在物質(zhì)以及情感上都獲得了滿足,才不會有去“偷”別人東西的行為出現(xiàn)。
孩子愛拿別人東西固然不好,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家長要明白,孩子任何時候都有成長的空間和改變的潛力,關(guān)鍵要看家長所擁有的耐心與用心,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
孩子為什么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
1、沒有幫孩子形成物權(quán)意識。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忽然不愿意分享,對自己的東西會有界限感,比如說我喜歡的玩具我不能讓別人碰。如果媽媽總是擅自把孩子的玩具送給別人,強迫孩子分享的話,這就會讓孩子的物權(quán)意識沒有及時的生成,這會導致孩子覺得我喜歡的東西別人想要就拿,那別人喜歡的東西我想要我也要拿。
孩子去偷拿同學的東西的時候,他內(nèi)心里面并不覺得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他只是覺得我喜歡,我需要我就要拿。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輕易地把孩子的東西去分享給別人,孩子愿不愿意分享,家長需要去鼓勵和引導,不要強迫。
2、孩子過于物質(zhì)匱乏。有些家長對孩子管教非常的嚴格,比如說孩子小的時候從來不給孩子吃零食,即使帶孩子去野炊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都在吃零食,但是家長卻嚴格的管著自己的孩子不給吃!
這會導致孩子內(nèi)心存在著非常強的匱乏感,他心里面很想要,但是父母又不給的時候,在這種強烈的驅(qū)動之下,可能就會把手伸向他看得到的東西。
3、抱有僥幸心理。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別人的東西是不好的行為但仍還這么做,這樣的孩子心里總會抱有一絲絲的不會被別人發(fā)覺的僥幸心理。
例如,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積木的時候,孩子非常喜歡,自然就會認為偷拿幾塊,別人也不會發(fā)現(xiàn),索性就拿幾塊回家。
家長如何懲罰孩子才能讓他長記性
孩子的是非觀是通過教育建立的,適當?shù)摹皯土P”能夠在孩子面對第二次想要犯錯時的狀態(tài)下激發(fā)大腦記憶模型的神經(jīng)反應,下意識地回想到,如果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是會受到懲罰的。
比如孩子平時最喜歡玩的玩具可以沒收幾天,并且明確告訴他:是因為你這次偷偷拿了別家小朋友的玩具,犯了錯誤的行為得到的懲罰;如果孩子平時有特別喜歡的動漫或者特別想去的地方,可以在這次犯錯誤時告訴他,因為你這次做錯了事情,三天之內(nèi)不能看喜歡的動漫、周末原本要去的游樂場活動也取消。
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孩子,偷拿別人東西這樣的行為不僅是錯誤的,而且一旦發(fā)生這樣的錯誤是有懲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