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蘇軾全文
提起月亮就能想到的文學作品,《水調(diào)歌頭》就是其中一首作品,既描寫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的人生哲理,也描寫出了美好的祝愿。作者超脫的胸襟和樂觀的情緒,在《水調(diào)歌頭》中都有抒發(fā),這首詩歷來都是推崇備至的作品。
水調(diào)歌頭蘇軾全文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詞以月起興,以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達了在仕途失意時曠達超脫的胸懷和樂觀的景致。
蘇軾作品的特點
1、豪放風格
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帶悲涼的感情融入詩詞中,寫人狀生而以慷慨豪邁的形象與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
2、曠達風格
這是最能代表蘇軾思想與性格特點的詩詞風,表達了詩人希望隱居、避開亂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3、婉約風格
蘇軾比較重視詩歌的社會作用,主張詩歌能夠“寓物托諷,庶幾流傳上達,感悟圣意?!?/p>
蘇軾文學上擅長什么
1、詩歌
蘇軾是宋代詩歌的代表人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他現(xiàn)存詩二千七百多首,題材廣泛,且各體兼?zhèn)?,又因題意不同,呈現(xiàn)出不用風格。
蘇軾認為詩詞的創(chuàng)作應該是內(nèi)容充實郁勃而自然表現(xiàn)出來,不能只靠技巧來表現(xiàn)。同時由于他學高才博,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技巧達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并能以創(chuàng)新的精神對待藝術規(guī)范,在他的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
誠然蘇軾的詩歌風格主要以雄發(fā)為主,但他也強調(diào)陽剛與陰柔的相互融合。同時蘇軾在詩中善于用平常的生活內(nèi)容和自然景物總結人生的哲理。
2、詞作
蘇軾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使詞突破了作為“艷科”的傳統(tǒng)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yōu)橐环N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fā)展方向。
他是兩宋詞風轉變的關鍵人物,后來的南渡詞人和辛派詞人都是沿著蘇軾所開拓的道路行進的。
蘇軾也推動和豐富了詞的表現(xiàn)手法,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通過詞題和詞序,交代詞的寫作時地和創(chuàng)作緣起,其二是在詞中使用典故,這兩者也對后來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3、散文
蘇軾是宋代古文運動的完成者,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人齊名。他現(xiàn)存散文四千余篇,包括有議論文、記游文、傳記碑文、書札、題跋等,內(nèi)容豐富,形式靈活,既有長篇大論,也有短章小文。
蘇軾擅長寫議論文,這類文章主要包括奏議、進策、史論、制科文字等,這些文章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蘇軾的政論與史論。他的議論文帶有戰(zhàn)國縱橫家的習氣,尤其是早年的文章,有時故作不合時宜的驚人之語,但說理透徹,氣勢逼人。
4、書法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為“宋四家”。他曾經(jīng)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融會貫通后自成一家。
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边@說明蘇軾一生屢經(jīng)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5、繪畫
蘇軾在繪畫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他擅長畫墨竹,自承出自“湖州竹派”,他的墨竹不同于北宋畫家文同寫實的畫法,作畫時不拘泥于客觀的外形,而是強調(diào)主觀的竹之神韻。
蘇軾還喜愛畫枯木、奇石之類,同樣出于寓興寄請,且往往借助于酒興創(chuàng)作。除此之外,前人題跋詩文中,還提到蘇軾能畫草種、佛像。
蘇軾的繪畫主張,是強調(diào)內(nèi)在精神重于外在形式的繪畫觀。這種觀念在當時引起了文人階層的響應,開啟了寫意繪畫的先聲。
還有如“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等說法,延伸成為“詩畫”或“詩書畫”結合的“士人畫”概念,對以后“文人畫”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