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的故事
關(guān)于扁鵲的故事有很多,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他給蔡桓公看了三次病都沒有得到重視,不尊醫(yī)囑,所以最后也就自然而然的自食惡果。
扁鵲治病的故事
1、扁鵲換心
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輕病,就一起請扁鵲治病,扁鵲對公扈說:“你的志氣強身體卻很弱,有計謀卻并不果斷,齊嬰你的志氣弱身體卻很好,沒有謀慮卻過于執(zhí)著。如果把你們的心臟互換,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扁鵲讓二人喝了藥酒,他們昏死了很多天,剖開他們前胸找到了心臟,將它們互換放置好,然后給他們吃了神藥,于是二人過了一會便醒了,就像剛開始一樣的健康,后來二人就向扁鵲告辭回家了。
2、給武王看病
扁鵲準備給武王除病,左右大臣卻說武王的病在“耳之前,目之下”,未必能夠徹底治好,弄不好會讓耳朵聽不清,眼睛也看不見了。
扁鵲聽到武王轉(zhuǎn)述這番話后就把手中的針摔到地上,說:您和懂的人商量,又讓不懂的人摻和。如果像這樣來管理秦政,恐怕就要誤國了。
3、給趙簡子看病
一天,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駭怕,扁鵲看了以后說,他血脈正常,沒什么可怕的,不超過三天一定會醒。后來過了兩天半,他果然蘇醒了。
扁鵲治病的故事出自哪里
1、“扁鵲治病”選自《扁鵲見蔡桓公》,《扁鵲見蔡桓公》是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韓非又稱韓非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譽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兩個人之一。
2、“扁鵲治病”講述了蔡桓公諱疾忌醫(yī),最后病入骨髓、體痛致死的寓言故事。在文中,扁鵲盡心負責、醫(yī)術(shù)高明,而桓公驕橫自大、不知變通,作者旨在提醒人們要善于聽取他人意見,要懂得見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不要諱疾忌醫(yī)。
四年級上冊扁鵲治病的課文
有一天,名醫(yī)扁鵲去拜見蔡桓侯。
扁鵲在蔡桓侯身邊站了一會兒,說:“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nèi)發(fā)展。”蔡桓侯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北怡o走后,蔡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y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y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過了十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侯,說道:“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皮肉之間了,要是不治還會加深?!辈袒负盥犃撕懿桓吲d,沒有理睬他。扁鵲只好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侯說:“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腸胃里,再不治還會更加嚴重。”蔡桓侯聽了非常不高興。扁鵲連忙退了出去。
又過了十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侯,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蔡桓候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扁鵲,你為什么一聲不響就跑掉了?”扁鵲解釋道:“病在皮膚上,用熱敷就能夠治好;發(fā)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fā)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能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y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F(xiàn)在病已經(jīng)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yī)治!”
五天之后,蔡桓候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扁鵲早知道蔡桓侯要來請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