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孔子的學(xué)生嗎
人們常以孔孟之道來暗指儒家學(xué)說,孔孟之道以“仁”為核心,在教育上注重德育教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子在儒家學(xué)說中的地位很高,被后世尊為“亞圣”,他的思想至今仍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著一定的影響。
孟子是孔子的學(xué)生嗎
據(jù)考證,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前后),大約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元年)辭世。當(dāng)孟子出生的時候,孔子已經(jīng)死了將近100年,當(dāng)時孔門的弟子沒有一個還活著。
1、孟子自己說過:“予未得孔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彼绞绲囊馑际菦]有親身受教于某人,只是崇仰自認學(xué)生而已。孟子不是孔子的學(xué)生,他私淑的是什么人也不得而知,從他自己的話來看,他私淑的想必不是什么名人。
《史記。孟荀列傳》說孟子“受業(yè)于子思的門人?!笔穼W(xué)家認為這個說法是對的。子思,是孔子的孫子。
以上說法來源于我國著名古文字專家楊伯峻先生的《孟子譯注》。
2、孟子并非孔子的學(xué)生,但這并不影響他深受孔子學(xué)說的影響,成為儒學(xué)最重要的傳人,從而最終成為公認的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教的第二位大宗師——亞圣。
孔子和孟子相差多少年
孔子和孟子相差179年。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大成至圣先師”。
孔子是當(dāng)時社會上最博學(xué)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更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2、孟子,名軻,字子輿(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zhàn)國時期哲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圣”。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國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富貴不能淫》等篇編入中學(xué)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的個人簡介
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出生于鄒城市北鳧村,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想把“仁政”的理念推行于國家統(tǒng)治之中,造福于百姓,他在戰(zhàn)亂時,周游各國。孟子到齊國宣傳自己的學(xué)說時,并沒有被統(tǒng)治者接受,于是他離開了齊國。
孟子53歲時來到了魏國,惠王見到孟子就問:“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最反對國君言利,所以回答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p>
后來魏國齊國發(fā)生了戰(zhàn)爭,后來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兒子梁襄王嗣位,孟子不喜歡梁襄王,于是離開了魏國。
孟子于公元前318年再度來到了齊國,孟子受到了齊宣王的禮遇,但是齊宣王只是尊重孟子的德行,并不打算實施他的政治措施,孟子再度離開了齊國。
孟子再游宋時,宋君偃早已自立為王。”孟子說,湯、武行王政,他們的征伐,是從水火中拯救百姓,誅殺殘暴的君主,得到天下人的擁護,“而無敵于天下”?!捌埿型跽?,四海之內(nèi)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齊楚雖大,何畏焉?”他又離開了宋國。
不久,孟子回到了魯國,魯平公將要去拜訪孟子,因為他所寵愛的小臣臧倉說了孟子的壞話,而又改變了主意,孟子知道了這件事,說是天意所為,于是不再出游。
孟子的思想主要有民本思想: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他繼承了孔子的思想,繼承“仁政”,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于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的“易子而教”思想也是傳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張,設(shè)立學(xué)校,進行全民教育。
他還提出了“性善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