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杰的實驗有哪些
教育孩子時崇尚尊重、自由的育兒方式是可以的,要反對懲罰、體罰等陳舊的育兒觀念。所以在平常教育孩子時,尊重孩子才好,給孩子以最大限度的自由度。說到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偉大的心理大師皮亞杰了。
皮亞杰的實驗有哪些
1、三山實驗
在一個立體沙丘模型上錯落擺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讓兒童從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觀察這座模型,然后讓兒童看四張從前后、左右四個方位所攝的沙丘的照片,讓兒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所看到的沙丘情景與哪張照片一樣。
皮亞杰以此證明了兒童采取一種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維,處于前運算階段。后來有人對皮亞杰的實驗方法提出質疑,認為幼兒在類似的實驗中可以是不自我中心的。
2、守恒實驗
皮亞杰將7個雞蛋與7個玻璃杯一一對應得排列著,問年幼兒童雞蛋和杯子是否一樣多,兒童回答“一樣多”。然后,當面將杯子間距離拉開,使杯子的排列在空間上延長,這時兒童認為杯子比雞蛋多,表現(xiàn)為數(shù)量不守恒。
皮亞杰把一團橡皮泥先搓成圓球形,然后當著兒童的面將圓球形搓成"香腸”,間兒童圓球和香腸哪一個橡皮泥多。一部分兒童認為圓球的多,因為圓球大,而另一部分兒童認為香腸的多,因為它長,表現(xiàn)為質量不守恒。
實驗的開始首先給兒童呈現(xiàn)兩杯等量的水 ,然后把這兩杯水倒入不同口徑的杯子里,問兒童哪一個杯子的水多。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
對于這個問題,六七歲以下的兒童僅根據(jù)杯子里水的高度判斷水的多少而不考慮杯子口徑的大小,而六七歲以上的兒童一般都能做出正確的回答,即他們都同時考慮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口徑這兩個維度來確定杯子里水的多少。
3、鐘擺實驗
向被試展現(xiàn)裝置,在這個裝置中,有不同長度的繩子被固定在一個橫梁上面,在這些繩子的末端被系上了不同重量的物體。向被試演示讓這個鐘擺擺動的方法,即用手將系著物體的鐘擺繩子拉緊并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放下就可以了。
在做完示范后,向被試指明參與此次實驗的具體任務:通過檢測與鐘擺擺動有關的四種因素,即繩子末端重物的重量、鐘擺被提起的高度、推動鐘擺的力量、鐘擺繩子的長度,確定這四種因素中到底哪一種因素才是決定鐘擺擺動速度的決定性因素。
皮亞杰的實驗反映了什么
皮亞杰的經(jīng)典實驗深入研究了兒童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物體永恒性實驗和物體保持實驗揭示了兒童對物體存在和運動的理解發(fā)展過程,類別化實驗探索了兒童概念形成和分類能力的發(fā)展。
假裝游戲實驗研究了兒童社會認知的發(fā)展。這些實驗為兒童心理學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并對教育和培養(yǎng)兒童的認知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皮亞杰的一些評價
葉浩生認為,皮亞杰創(chuàng)建其學說時,正值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支配心理學界。皮亞杰不為這兩種主流傾向所影響,應用多門學科的知識,探索兒童認識能力的起源和變化,研究知識的心理起源以及認知結構的功能和特點。他所創(chuàng)立的學說促進了認知研究的興起,為認知發(fā)展心理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維果斯基認為,皮亞杰的工作為心理科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皮亞洛的理論比傳統(tǒng)的兒童心理學向前垮了一大步,因為他對局級行為方式進行了新的研究。但是皮亞杰拋開兒童的歷史發(fā)展來談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把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簡單化為受內部力量驅使的、由內在邏輯支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