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約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間),是元代戲曲家、散曲家、散文家,號東籬,大都人。他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被譽為“曲狀元”、“馬神仙”。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蒼老的樹上枯藤纏繞,烏鴉黃昏時紛紛歸巢。小橋下溪水潺潺,溪邊人家炊煙繚繞。在瑟瑟秋風中騎著一匹瘦馬,緩慢地走在荒涼的古道。夕陽西下,極度傷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
這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令。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
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diào),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前四句皆寫景色,這些景語都是情語,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凄涼悲苦的意境?!翱荨薄袄稀薄盎琛薄笆荨钡茸盅凼?jié)庥舻那锷刑N含著無限凄涼悲苦的情調(diào)。
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作為曲眼更具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為人活動的環(huán)境,作為天涯斷腸人內(nèi)心悲涼情感的觸發(fā)物。抒發(fā)自己對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將自己面對秋色所產(chǎn)生的凄苦悲涼的意緒形容成猶如遠行一般。
曲上的景物既是馬致遠旅途中之所見,乃眼中物。但同時又是其情感載體,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構成了一種動人的藝術境界。
馬致遠的主要成就
1、雜劇
馬致遠從事雜劇創(chuàng)作的時間很長,擅長用嘆世超世的形式,虛掩其外,而憤世抗世的內(nèi)容,則深寓其中。雖其大多數(shù)雜劇的戲劇效果不是很強的,但前人對他的雜劇評價很高,元末明初賈仲明在詩中說:“萬花叢中馬神仙,百世集中說致遠”、“姓名香貫滿梨園”。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劇中所抒發(fā)的人生情緒容易引起舊時代文人的共鳴,二是語言藝術的高超。
2、散曲
馬致遠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狀元”之稱。其散曲題材領域廣、藝術意境高、聲調(diào)和諧優(yōu)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詞采清朗俊雅而不濃艷,《太和正音譜》評為“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兩相頡頏,有振鬣長鳴萬馬皆瘖之意。又若神鳳飛于九霄,豈可與凡鳥共語哉!宜列群英之上?!?/p>
3、小令
《天凈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被譽為“秋思之祖”。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與他的小令《秋思》和套曲《秋思》構成了馬致遠藝術創(chuàng)作的三座高峰。
馬致遠的個人作品
1、【雙調(diào)】清江引·野興·樵夫覺來山月底
2、【雙調(diào)】清江引·野興
3、【雙調(diào)】清江引·野興·林泉隱居誰到此
4、【雙調(diào)】撥不斷·嘆世
5、【雙調(diào)】撥不斷·菊花開
6、【雙調(diào)】撥不斷·酒杯深
7、【雙調(diào)】撥不斷·嘆寒儒
8、【雙調(diào)】壽陽曲·遠浦帆歸
9、【雙調(diào)】壽陽曲·瀟湘夜雨
10、【雙調(diào)】壽陽曲·江天暮雪
11、【雙調(diào)】壽陽曲·心間事(落梅風·心間事)
12、【雙調(diào)】落梅風·人初靜